易道文学网yidaowenxue.com

也是,这个时代又没有精密的仪器,能确定大致的时间已经很难得了。

方孟对此也没有指望过。

“金大人,柴大人,理正前来拜会。”

一名公差前来汇报。

金景让公差叫人进来:“这里正来的正好,我真有些事情要询问他。”

在方孟的印象里,里正大多数都是在村子里很有威望的四五十岁大叔,没想到走进来的却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

“卓青拜见柴大人……”

柴阅介绍道:“卓青,这位是大理寺少卿金大人。”

卓青一听,原来是明京城下来的大官,立即告罪:“原来是金少卿,恕晚生眼拙。”

“嗯,”金景也没废话,他问道:“这宋安平是否与你相熟?”

“我和宋安平之间的关系实际上颇为生疏,仅仅算是有点头之交而已。不过他在村子里的风评却不错。但凡谁家遇到困难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主动伸出援手。正因为如此,村民们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对他也有着很好的印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来卷宗上所述的并非虚言,宋安平就是一个老好人。

此时此刻,方孟皱起眉头,语气严肃地向卓里正道:“卓里正,宋安平的儿子离奇失踪,你们是否曾经全力以赴去寻找?”

卓青微微颔首,表示他们确实已经采取行动。他的声音非常平静,回答道:“当然,毕竟是一个村子的,我们岂能对此坐视不理?不仅挨家挨户搜寻,连附近的山林也都仔细查找过,不敢有丝毫疏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如此努力,却始终未能发现这孩子的任何蛛丝马迹。经过三日的搜寻,却依然没有找到那孩子,大家起初的热情也渐渐消退,随着时间流逝,众人的希望逐渐破灭,那份找寻的心思也就慢慢淡漠下来……”。”

看来以前宋安平的善心得到了回报,不然村民不会自发的寻找宋安平的儿子。

这就是善有善报了。

方孟随后又问道:“当年宋安平为何会将屋子建在这里?”

“这一点我也不得而知,公子怕是有所不知,我虽说是本村人士,但因常年离家在外求学问,直至两年前方才归来。因而对于村中过往那些陈芝麻烂谷子之事,实在所知有限。倘若公子欲知晓更多详情,不妨请我的二叔前来回话。我那二叔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村子,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就没有他不清楚的。”

“好,”方孟对金景道:“金叔叔,这屋子就这么大,有什么线索一目了然,咱们还是去拜访一下卓里正的二叔吧。”

金景也正是毫无头绪的时候,闻言赞同道:“卓里正还烦请带路。”

“是。”

关好屋门,卓青便带着众人来到了他二叔家中。

普通的土房子,屋内一个老者坐在家中在簸箕里面挑选着什么。

据卓青所言,他那二叔不过才刚满知命之年,但其外貌却仿若古稀之龄,令人诧异不已。

只见他发丝如雪般苍白,面庞之上更是布满了深深浅浅的沟壑纹理,尽显苍老疲态。

想来应是多年来于田间辛勤劳作,历经无数风风雨雨,又常做那些劳累之事所致吧。

卓青一进门,便对他二叔说道:“二叔,这位是皇城来的金少卿金大人,是来查案的,等会金大人问什么您就说什么,千万不要瞒着。”

“我知道,”卓二叔憨笑道:“皇城来的都是大人物,金大人你坐。”

“多谢老哥了,”金景一点都不嫌弃满是灰尘的凳子,一屁股坐了下去。

见他如此接地气,卓二叔笑的更开怀了。

“老哥,关于宋安平的事,你知道多少?”

卓二叔道:“安平这个小辈,可以说是我一点一点看着长大的,想当年,他家穷得叮当响,连下锅的米粒儿都没有几粒。我实在不忍心看着他们母子受苦挨饿,于是便好心地送上了半袋粟米。没想到这孩子如此懂得知恩图报,一直将这份情铭记在心,尤其是近两年来,我家的水缸从未干涸过一滴水。无论春夏秋冬,或是刮风下雨,安平总是会默默地出现在我家门口,不辞辛劳地为我们挑满一缸满满的井水。”

方孟问:“那您是否知道,他为何要将房子建在竹林之中吗?”

“他倒是提过一嘴,说是要离他岳丈家远一些。”

这矛盾可够深的。

“那郑家……是否有何奇异之处?”

岂料方孟这一问,竟然获得了一个非常令人愕然的答案。

“我觉得他们不像是咱们大风的人。”

金景顿时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此话何意?”

“很简单就能判断出来,那老两口无论是生活习性还是行为举止,与我大风百姓极为迥异。”

金景问:“那你认为,他们像哪里的人?”

“有可能是蛮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