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文学网yidaowenxue.com

宋仁宗时期的贾昌朝也曾提到:“今之兵器多脆状,造之不精,且不适用,虚费民力。”他觉得,地方府州的武器生产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最终得到的却是劣质的武器。

宋神宗即位后也无不忧虑地指出“河北兵械皆不可用”。怎样有效地监管兵器生产,实现“强兵”的目标,成为当时王安石变法中的重点问题,而重视并加强兵器生产质量则正是强兵的一个关键点。

为了消除兵器制造机构存在的弊端,宋神宗设置了军器监。军器监设立后,不仅没有辜负宋神宗的期望,让兵器的品质得到大幅度改善;更是彻底结束了宋代兵器生产官无专职的现象,带领宋代兵器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军器监在熙宁变法之后开始履行它的职责:“总内外军器之政。”作为宋代重要的兵器专职机构,军器监设立之初,管辖范围极为广阔。其职能可分为三类:制造职能、供应职能和监管职能。

军器监设立后,大力改进旧兵器,不断研制新兵器,其中改进后最为出名的就是“神臂弓”。据沈括所着的《梦溪笔谈·器用》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就像沈括在书中所说的那样,神臂弓其实就是弩的一种,只是外表看起来像弓,不过它的射程要比普通的弩箭更长,而且威力更大。当时在军器监任职的沈括,对这把神臂弓很感兴趣,于是对它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详细地介绍了制造弩箭的各种材质,包括弩箭的结构和机械性能,并从中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经过沈括的一番苦心,军器监制造弩箭的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军器监进再造神臂弓。”

除了改良的神臂弓外,还有许多新型的弩箭被军器监研制出来,如筝柱弩、新式的床子大弓等。宋神宗不仅注重弓弩的制作和改进,还注重箭矢的品质。军器监成立后,不但在改进和研制弓弩方面效果显着,在研制新型箭矢方面,也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军器监作为宋神宗推行新法和实行军事改革的关键机构,除了兵器的改良和研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制定相关军器法式。军事法式就是指朝廷规定的制造技术和规范,军器监在设立后重新筛选对比了以前各种兵器的制造方法和标准,最终统一了各类兵器的式样和铸造技术,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以提升兵器质量,提升作坊的生产力。自“熙丰变法”后,宋神宗对兵器制造及其相关人员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以彻底根除兵器制造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而在这个过程中,军器监也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军器监监督兵器生产的主要途径是参加点检军器,其点检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由军器监向皇帝请奏派遣官员来点检,二是由军器监的任职官员亲自点检。

军器监还拥有对兵器生产者的管理权力。它的管理对象一类是任职兵器生产的官吏,军器监会按照兵器生产情况,对有关官吏进行奖惩,让懒政怠政、从中收取油水的官员原地现形。军器监每月会向朝廷申请一份赏钱,对于那些表现出色的官员给予奖励,若是兵器制造不合格,官员则会受到军器监的惩罚。另一类管理对象是工匠和杂役,军器监的职责主要是招募、遣散相关的工匠和杂役。军器监会让那些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工作的工匠、杂役免除处罚,并征召适龄的工匠子弟,以此来缓解、弥补兵器人力不足的情况。北宋天圣元年,宋仁宗下令修建广备攻城作。攻城作细分为二十一作,每作都有严谨细致的技艺规范。其中火药作的出现标志着北宋的火药制作进入到了大批量生产流水线作业阶段,让火药兵器的生产实现了一次飞跃。到了宋神宗时期,朝廷在开封又设立了御前军器所,掌鸠工聚材、制造成器之政令,所内有万全工匠3700人。与此同时,东西作坊的工匠也发展到5000人。足见宋代军事手工业发展速度之快。

为了推动军事技术的发展、宋廷推行奖励军事技术发明创造的政策。如在兵部主管兵器的兵部令史冯继升,在北宋开宝三年(970年)进火器法后,赵匡胤即御赐衣物束帛;在朝廷直属侍卫步军可服役的神卫水军队长唐福,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八月献自制火器,造船务工匠项绾献海蝤船式样后,都获得了朝廷赏赐的缗钱(一千文为一缗);咸平五年九月,冀州团练使石普自荐所试制的火球与火药箭后,受到真宗皇帝的接见。在朝延奖励政策的鼓舞下,出现了“吏民献器械法式者甚众”的局面,军事手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北宋后期,就是我李逵在宋朝横空出世的年代,军器监已经腐败不堪,为了提高朝廷的工作效率,减轻财政开支,统治者决定精简各个部门,把军器监废除。没过多长时间,军器监又被起用。然而,在军器监恢复期间,它的官员却被频繁地调动,致使军器监的监督能力被大大地削弱。而军器监在监管兵器制造方面的权力又被三司所取代,军器监虽然存在,但其作用已消失在了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了。

我忽然对本朝的军器监有了兴趣,想看一看曾经硕果累累的大宋军器监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叫了李应、杜兴、耶律火、完颜烈、李威、张怒等人,带了卫队,一行人骑马参观大宋军器监。

来到大宋这么几年,一直忙于事务,好多地方都没去过,这时候突然记起,大宋还有军器监这么个机构存在。

于是,一路说说笑笑,来到大宋军器监,原来座落在京城边的万岁山下,山高四十丈、周围七里、南北走向,因为山上每日清晨有龙气飞腾,变幻万千而得名。

虽然山脉较小,但土山上青山秀丽,吞吐白云,如绡如练,松柏成林,苍翠清幽,又颇为壮观。上有大龙坛、宋武馆、万岁寺等。万岁寺始建于后周顺德二年(公元九五五年),北宋太宗皇帝亲书匾额,是东京城具有皇家色彩的着名寺院。万岁寺采用宋代古建筑形式,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迦蓝殿等。更难得的是,在这座不起眼的山上,当时还有着一座“汉初三杰”之一、汉朝留侯张良之庙。据说“谋圣”张良曾隐居这里,一边潜心修习道法,一边参悟兵书,当地百姓就在万岁山上建祠纪念。现在在白云山周围的村庄里,还流传着各种各样张良显灵的传说故事,十分有趣。每逢张良生日、或是农历初一十五,这里还会有各种大小庙会,附近村民扶老携幼结伴到这儿拜祭留候。

不管张良祠是真是假,万岁山都见证了历代兴衰,也看遍了无数名人名士,如今虽然渐渐没落了,但依然是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山下,便是当年繁华一时的大宋军器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