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文学网yidaowenxue.com

地面载具方面倒是问题不大,有着北方号制造经验的北方重工很快就推出了超大型运输载具,整体载重超过两百吨,可以同时搭载两台扎古进行运输,并且甚至还可以作为扎古的维修平台,而且有履带式和轮式两种型号,一举两得。

只是这种被命名为DT200的重型载具还在实验中,上次的菲尼克斯作战中,就只好使用改装的飞鸟旋翼机的运输型进行临时的吊装作业,倒是可以勉强使用,但是实际过程中问题多多,吊装的扎古和飞鸟之间平衡性难以掌握,飞行姿态不够稳定,对驾驶员的水平要求很高而且少有不慎就会有坠毁的风险,最后不得不只能在不足三十米的超低空进行运输还每隔一百公里就放下机甲进行修整,才能勉强赶得上部队的进度,这也是当初莫白在补给站上花了不少功夫的主要原因。

这还好,DT200运输车的两个型号的测试已经基本完成,定型之后就可以满足扎古的日常作战需求,但是空中运输平台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世界上现有的大型运输机中,只有俄国的安124运输机和美国的C17两个型号可以勉强搭载扎古这样的重型机甲,而且都是只能搭载一台而已,这让空中运输的性价比显得极低。

最重要的是,即便是这两种大型运输机,末世之后的世界上可以说是和珍稀的大熊猫一样难以找到,俄国就不用说了,现在联盟还无人能踏足那片土地,唯一可能有安124运输机存在的就是海参崴,不过那里在就被炸成了平地,至于C17,北美倒是还有一定的剩余,其中大多数都在新美国的手里,也就是现在的英克雷,他们手中从前任美国空军手中继承了大约有八十架左右的C17,在这几次的企业战争中有一些损失,再加没有了生产线和复杂的维护保养,使得这种大型运输机的保有数量直线下降,现在只有不到三十架还还在英克雷服役。

整个华雷斯都没有一架可以飞得起来的C17,更不要说康陶了,而且这这种战前的运输机维护保养非常复杂,备件也找不到,还不如重新设计一款新的运输机呢。

最后这个任务同样交给了擅长大型载具平台的北方工业,没想到北方工业直接把大型载具和反重力系统直接打包成了一个项目,这倒是方便了不少,因为超大型载具的研究离不开反重力系统的支持。

不得不说北方重工那些科学家的脑洞的确是很大,末世之后很多奇怪画风的设计思路都被放开了,他们根据军的需求提出,既然要求的是大型设备和机甲的运输平台,而且对速度没什么大的要求,主要是用来运送物资和机甲部队,那么干脆就放弃了传统运输机的设计,因为那种设计需要考虑机体外形和风阻等因素,让整体的载重效率大大降低。

此时有人干脆提出了空天母舰的方案,但是因为技术难度太高直接被PASS了,不是莫白不想搞,这炫酷的东西实在不是短时间能出成果的,只能等技术储备更高一个层次才有可能。

核融合反应堆的小型化技术让动力系统得到了解决,所以北方重工的重点就放在了运输平台的机身结构和载重方面。

上次从神迹机关的亚当那里搞到了全新的电离发动机技术,在印证了之后,北方重工就开始尝试把这种发动机大型化,要知道原本的电离发动机又被称为离子推进器,推力很小,但是体积也很小,多半作为卫星或者空间站的维持姿态的小型辅助发动机。

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亚当提供的离子推进器技术已经可以为更大更重的飞行器提供动力,不过在实验中也发现了这种发动机的另外一个缺点,那就是它的运作只能用在尽可能的匀速推进上,也就是说,像战斗机那样的高机动和过载对离子推进器来说会直接导致发动机过载儿烧毁。所以机动性载具并不适合装备离子推进器。

但是运输机这种又笨又慢的平台倒是可以尝试使用,但是在实际实验中又出现了起降时难以控制等情况。

最后还是一位工程师提出了一个混合方案,那就是利用离子推进器进行主要飞行时和维持浮空时的姿态调整,而在起飞和降落时辅助另外一套传统发动机装置进行控制,也就是飞鸟旋翼机上采用的电动旋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后经过不断的实验和论证,新的动力系统改进为,离子推进器负责提供升力和维持姿态,也就是说就管不让机体掉下来,而在起飞降落时以旋翼系统来进行操作,这样就可以实现几乎垂直起飞和降落的方式,当然这也需要反重力系统来大幅度降低机身重量才可以。、

最后的空中机动平台的实验型是一架共有前后四个机翼拖载着中间巨大运输仓的奇怪运输机,说是运输机吧,它的确有四个翅膀,但是这四个翅膀极为巨大但是短粗,只要作用是平衡机身的姿态而不是提供升力。

而机体的升力位置主要由机身上的十二台大型离子推进器构成,这些推进器装在机身各处,由一台核融合反应堆提供能量,同时在四个机翼上还装有四个电动旋翼负责起飞和降落时的辅助动力。这个混合动力的怪物就是联盟的新一代空中机动平台“巨鲲”。

最令人注目就是“巨鲲”的运载能力,十二台离子推进器的推力惊人,加上二代反重力系统可以提供40%的减重,这样的巨鲲可以轻松运载接近五百吨的货物以时速六百公里的速度奔赴战区,如果是搭载扎古机甲的话,则是可以同时装载五台全副武装的扎古机甲,同时在必要时可以实现空降机甲的作战。

这也就是说“巨鲲”的机舱高度达到了二十米,这可是六层楼的内部高度,巨大的机舱空间加上载重能力让“巨鲲”不仅可以搭载扎古部队,还可以直接投送一整个轻装甲营的T60动力装甲,借助最新的火箭减速装置,T60已经可以直接被空投到战区进行作战。

这种超级空中机动平台内部也实现了模块化,只要换装指挥和通信系统,就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空中指挥中心,并且因为反应堆和离子推进器的存在让它几乎可以实现不间断的连续滞空,让它携带超远程雷达作为一架超大型预警机也成为了可能。